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流域系統整治策略 營造不淹水、親水環境

    為使市民能早日脫離淹水之苦並營造親水環境,水利局在治水經費有限情況下,持續推動流域系統整治策略,經最近的颱風豪雨考驗,淹水面積逐年減少,証明治水已初具成效,同時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率提升至21.57%,環保署補助5座水質淨化場年(103)底陸續竣工啟用,對本市水環境改善將有莫大助益。
 
   台南市轄區過去為古倒風內海、台江內海地形,地勢低窪而排水不易,探究地區過去淹水的原因,除先天地形因素外,包括堤岸老舊、土溝結構薄弱、排水路通水斷面不足、都市地區雨水下水道建置不足等原因,易淹水面積居全國之冠,估計本市治水經費約需650億,目前向中央爭取169.68億元,尚不足約480億元。
 
   為使市民能早日脫離淹水之苦,水利局研議了流域系統式整治策略,運用這些得來不易的治水經費,使這些經費能發揮最大效益。
 台南市除與中央合作爭取經費治水外,也克服萬難自籌16億應急治水預算以補強易淹水計畫治理工程,共計整治30條水系使中央補助之169.68億治水經費,發揮最大效益。
 
   本市淹水面積已經從莫拉克颱風時的55,000公頃,大幅降至去(102)年康芮颱風的3,300公頃,更進一步今(103)年812豪雨的1,657公頃,以往遇雨即淹的三爺溪沿岸、仁德工業區、保安、二行里、麻豆大小埤、北區鹽水溪沿岸等地區,淹水都有明顯改善,這些成效證明,台南市政府水利局流域系統整治策略,是可達事半功倍,後續將以此治水策略爭取6年660億綜合治理計畫經費。
 
   另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之雨污下水道建設,水利局也是有計畫的逐步推動,水利局每年投入1.4億元在雨水下水道建設,並已完成人口稠密地區如仁德、永康、新市及永華六區雨水下水道重新規劃檢討,使這些地區雨水下水道建設能符合現況。而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從縣市合併時的11.57%提升至21.57%,成長將近一倍。又爭取中央補助5座水質淨化場,改善二仁溪流域、鹽水溪流域水岸生態環境,期能為市民營造更好的生活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