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津港古月橋竣工揭牌,典雅地景串接秀綠水岸
市府水利局辦理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計劃,其中「公18-3及公18-5水域串連」獲中央核定經費共6,730萬元,將位於鹽水區月津港環狀水域間之信義路堤橋改建,以圓形造形拱橋設計,使月津港新舊水域得以結合,提供優質休憩動線。串連計畫獲得市府第二屆「公共工程優質獎」水利工程類第二級佳作,規劃理念及工程品質都值得肯定。竣工後,由鹽水區公所協助,上網公開徵求橋名及票選活動,經由地方居民及關心月津港發展民眾的踴躍參與,最終得名為「古月橋」,寓涵「古月照今城」文化傳承之意義。
鹽水是台灣最具歷史的城鎮之一,雅稱「月津」、「月港」,往日繁榮盛況更曾有「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」的俗諺。市府推動「月津風華再現計畫」,以鹽水月津港親水公園為主要地點,改善當地水域環境,於106年陸續啟動前瞻基礎建設-「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-鹽水區月津港水環境改善」項下子案計畫,包含月津港環狀水域綠色水岸整建(既有部份6,440萬,新闢部份6,380萬)、水質改善及汙水截流工程(6,580萬)、公18-3及公18-5親水公園串連計畫(6,730萬)等工程案,共計投入經費2億6,130萬元,並於今(109)年度全數如期如質完成,將為月津港周邊帶來全新的樣貌,並提供更宜居的生活環境。
古月橋改建重新連接起古月津港水域空間,命名儀式別具意義,典禮現場嘉賓冠蓋雲集,包括營建署吳欣修署長、臺南市立法委員、臺南市議員、當地里長等多位地方代表應邀到場,並由營建署吳欣修署長與黃偉哲市長共同為古月橋揭牌。
黃偉哲市長進一步說明,月津港水環境改善計畫以月津港親水公園(公兼滯)為基底,整合截流水質改善及親水/生態護岸闢建工程,最後以串連計畫將藍綠雙帶進行連接,除擴增原有滯洪量體外,以水域雙岸可開發性質迥異之特性,發展親水/生態多功能性之自然優勢,結合生態多樣化及自然林相景觀,整治為全年度皆可發展綠色產業的親水、治水、與水共生之遊憩空間。未來月津港燈節期間,更將結合附近景點,形成具有相當規模之活動場域,而古月橋將新舊水域連結擴大後,亦有利於水上燈飾範圍之擴展,突顯佳節氣氛及古城意象重現。
「月津港水環境改善計畫」對環境改善的成效更是屢獲生態領域專家學者認可,不僅獲頒水利署「第二屆全國水環境大賞」樂活生態獎殊榮,更榮獲台灣河溪網評選為今年度河川類唯一金蘋果獎,連續獲得生態類獎項唯一入選佳績,為月津港水環境的特色增添認證,完成了將現代工法融入生態環境與人文歷史,並取得完美平衡的挑戰,成功打造專屬月津港的文雅靜謐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