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防洪工程均有其保護極限,當面臨超過防護標準的極端降雨,在任何地方皆會有積淹水的可能性。本次凱米颱風為全臺帶來豐沛的降雨量,更以南臺灣尤甚,其中臺南降雨情形已然超過排水、雨水下水道及側溝保護標準,雖有部分區域積淹水,但淹水面積大幅減少、退水快速,顯然治水已發揮相當成效。
水利局表示,凱米颱風帶來的平地累積雨量超過莫拉克颱風的紀錄,其時雨量及3小時累積雨量更係歷年颱風豪雨之最。依水利署公告的積淹水面積約335公頃,對比莫拉克颱風淹水面積為55,000公頃、0823豪雨淹水面積9,997公頃,可以看出淹水面積已大幅降低,並且退水時間也更快。
水利局進一步說明,以三爺溪流域整治為例,中央及市府均投入許多關注與資源,惟因整體治理經費龐大,整治工作只能分年分批次進行,自95年起持續推動河道整治,自101年縣市合併以來,賴總統於市長任內編列預算全面啟動治理工程,針對萬代橋上游段之人口稠密區先行完成治理並發揮功效。黃市長接棒爭取中央前瞻計畫預算,經由市府及水利署指派三個河川局同時施工,終於提前三年在111年底完成萬代橋下游主河道全面排水治理。全流域整治經費約83.48億元。三爺溪流域整治完成後,包括「崑山科技大學」、「太乙工業區」、「中華醫事科技大學」等過去逢雨必淹的明星災區,在這次凱米颱風的豪雨轟炸之下,皆無傳出積淹水情況。此外,安南區十二佃聚落、北門區三寮灣社區及錦湖社區、將軍區青鯤鯓社區、學甲區新舊渡子頭社區以及學甲北側市區等也發揮出良好防洪成效。另外,永康分洪道、港尾溝分洪道也發揮功效加速排水,降低永康區王行里、蔦松里及三民里;仁德區保安工業區及嘉南藥理大學一帶淹水風險,這在在顯示臺南治水皆有發揮成效。
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,臺南市將持續與中央檢視防洪需求,如設置滯洪池,新建抽水站及分洪設施等,期盼在中央、地方政府與民眾攜手努力之下,將臺南打造成一個承洪韌性都市。